2006年5月20日,木洞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 木洞山歌系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民众传唱的山歌歌种,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“巴渝歌舞”,中经战国时代的“下里巴人”、汉代的“巴子讴歌”、唐代的“竹枝”,直至明清演化形成木洞山歌。 木洞山歌还有劳动号子、风俗歌、表演歌等多种样式。有数以千计的曲目,民间歌手颇多。1991年重庆市命名的第一批40名民间歌手,木洞就占37名,其中能唱500首以上的4名一级歌手全在木洞。木洞还编写了三十余万字的《木洞山歌》专著,2005年12月公开出版。1990年,木洞地区被重庆市命名为"山歌之乡",1999年,木洞山歌又被命名为"巴渝优秀民间艺术"。 由于生产、生活方式的变革,大部分山歌失去了发展的基础,老一代歌手的衰老和谢世,传承出现断裂,木洞山歌面临濒危境地。抢救、保护木洞山歌,不仅可以丰富巴渝民歌艺术,而且也将促进中国民歌艺术的丰富和发展。
解读极具大众意义的民间文化知识,激发大众探索兴趣; 展示木洞山歌文化形成的过程,满足观者好奇及听觉欲望; 展示木洞民间手工艺术品,满足观者视觉欲望; 品尝木洞当地特色小吃,满足观者食欲; 夜间可以作为休闲小酒吧,可展示民间文化与当代文化的碰撞产生的火花,文艺范。